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们的生活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0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一教授的育儿经验--隔壁看到觉得不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4 19: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帖子作者好像是教授?实际上是不是没认真去核实,不过都叫他教授。觉得他说的有理,故转过来分享分享。
4 T% n7 d4 T' q2 ?* p
1 F, m0 N, D' P============================================正文分割线=======================================
* @: R/ x% z1 g- a
$ ^8 E' W6 b$ |, V8 D首先,你总希望你孩子活得像个人吧。
4 A0 [/ n7 n1 C5 N
% r6 P' x( ^( `+ r你希望他/她被各种题海、各种竞赛,折磨得没有人样?
( T' `# _0 J4 d9 T! o1 t$ F' v ! V+ e% A# `% i! a6 o. N
当然,你会有理由。现在的搏杀,是为了以后的出人头地。 ( x! z2 |8 U3 M0 M

8 T/ K; G2 T( n6 i7 G这就和共产主义理想一样了。现在的扎紧裤腰带饿肚子,是为了以后的吃饭不要钱的天堂。
2 q1 c" t0 s+ E
/ O; [' e5 ?" u$ e: v! z/ b但这是邪教。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小孩子需要奋斗获得好成绩,明天上了大学需要继续奋斗以便找到好工作,后天要努力工作养孩子,再再后天要帮孩子带孙子。 , `, V% ^+ a# o# c- F+ `4 b

9 y6 t2 h4 u/ B8 h8 `3 P2 {( h) Y一辈子没活出个人样。没有自己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借口压榨到死。   `3 o* `* c( m

! F2 g& r5 V$ d, R) V6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5:58 | 只看该作者
但是,竞争又是客观的。而且很快就演变到变态的程度。你好,总有比你更好。怎么办。
. _; a8 C5 o; g9 _* v" r  J
4 j0 f% ^) H0 \7 _% W% Q这就是本帖的主题。
) v+ I2 S: r1 V/ f
' v" P. \$ |. s8 d& `你给孩子提供的背景,从基因到环境,是资源。孩子的智力、兴趣、爱好、时间、精力,统统都是资源。 8 ]1 P# e2 Y) j* B

0 G: P0 E+ x9 |/ j8 k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善用资源。天赋需要充分挖掘而不是漠视。兴趣要充分的鼓励而不是压制。时间需要合理的安排,精力需要合理的分配。
6 D+ v7 E9 ^* j2 F " Z) E7 a' d- e+ o( D( T' n
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当然不知道什么是合理,什么是浪费。家长的任务就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他制定善用资源的最佳方案。
/ z/ ]. P4 S3 U/ Q; P" @ 4 j' P9 `  r0 C
但是,小心。家长的帮助同时也是一个干扰。如果家长本身三观不正,制订了错误的方案,反而是大大的浪费。把孩子给搞废掉的例子屡见不鲜。 1 [+ {5 E; L; N( b. X

4 E2 d  Q: T) ]) v" V所以,出手之前,慎重。一定要反复反复考虑,要有非常充分的证据,才可以去干扰他。
+ f0 E: f1 P0 ~6 ]$ s& ~- X  B
7 J; l9 z' S4 o6 J$ b' N我不能说,随着小孩子的本性去做,就一定是好的。
( r7 u' R# z9 A$ t' B# S
* K' H9 a7 L9 J; D& x但是也不能说,家长和老师所施加的各种压力,就一定是天然正确的。 9 r; O' p' c$ H3 U% ~4 W0 h$ e) g

7 B7 v/ r3 n3 }; m9 {事实上,更多情况下是错误的。 9 A4 }' ^7 L! b7 _/ U3 ~
9 t) p% M  f2 |( F' w) N
因为,小孩子做的每一个决策,他自己都要承担后果。而家长的每一个决策,直接的来说,都是小孩承担后果。这样一个机制,决定了小孩自己的决策正确率会高一些,而家长、老师的决定,错误率会高一些。 ) o+ B* ~/ f8 Q8 w* ^
* I* `! y$ ]4 K8 d9 \) V$ S
所以家长和老师千万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以为:压一压就出来了。
/ s+ V! Y2 w# ~
' i: ^' R* ]5 m! E. y) g! f错的 3 Z# j4 y2 M2 V) E9 C. \

. y( m% s7 Q/ _- l/ m9 }' l- C压到反弹就好了。有阻力就意味着到头了。 + M& f. Y6 J  Q0 M$ I( }. z# h& C
2 f" k/ f" ^$ I# c; ]
继续加压,小心压废掉。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6:10 | 只看该作者
简单说几个日常生活的例子
$ j: J6 {/ e4 r9 ]" H
9 o. x# y2 ]3 s9 A7 e小孩子吃饭、穿衣、睡觉 * O. G0 J' ?! \9 f

$ C- O. Q: G* H* d9 {2 y- D家长总是怕孩子没吃饱,要多塞一点。 4 x* ^1 [# H- u; \4 }: K

$ B! y$ R% G1 b/ J" B6 p: f( N3 R总怕衣服穿得太少,要多裹一件。 . G; N. g$ x, l' H7 X* f  d
! |  \' l& J* |0 W) y8 v& g
给孩子制定各种作息时间,时间一到就硬要上床躺着。 ! e$ z/ a3 j8 f2 _! ~9 |
) I( f  O4 C$ F+ ?: n
结果呢
9 _* }" r' u3 s4 g& B% i
$ \- n$ J& u+ ~* W* s5 k4 N要么吃成小胖墩,要么追在屁股后面塞也塞不进去。 3 k  {$ I) D* x( A$ ^! ~
5 t1 ?9 p/ n) t; j
冬天裹出中暑。
% u0 R0 }6 u! U; o, d( K & F3 y" o4 v( _: X6 e
为了把小孩子哄上床,斗智斗勇。
3 i/ f5 s: d. a" Z7 Y
' S6 H. L4 X+ g9 V其实没那么复杂。
" I1 l3 H. J; W4 R, r   S) A4 a% F8 R6 Q: F. Q" ^. B
小孩子的基因从你身上来。他不吃的时候,你想想你小时候吃得多不多。 ; w, z3 Z4 p) a4 ?/ S* }' B* D
- O1 s% f( p# L6 l3 ~+ I& T, g7 L
他不穿的时候,你想想你小时候怕冷还是怕热。
2 I' R# @$ o! Y0 x8 [% c
1 t0 N9 i, i7 d" E' N; f5 p* ]他不肯睡觉的时候,你陪他一起睡睡,看看自己能否睡着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6:23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什么理性。所有的行为都是在try anderror ( G2 T2 z+ p2 V9 Y5 f4 i# e

3 Z- N1 [; X3 G" u( i5 w; I所谓的理性思考,只不过这种刺激-反馈的反射弧比较长,比较稳定。
1 }% W2 ?' A# r0 P, k  `4 l2 h1 }   d% a$ g+ s9 {
小孩子的天性是重要的,因为他必须要自己面对世界。 + F# K% d  }9 w5 ^

% p8 {) h9 O; _8 @6 b; V家长的经验也是重要的,因为不再需要试错付出成本。
! s# i: d6 P( k/ Q 7 E6 K: ~/ d  F8 k
所以
1 K6 x& B( r$ J ( x% |) R: Z' t% v( }7 E+ [
1、要给小孩子建立自己负责的习惯。基本上两三岁有自我意识就可以开始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让他负责更多的事情。
2 n" w% o' [* S4 }2 A$ q% U( r ; o6 k  g/ s  \0 N0 l# A
2、家长要思考自己经验的可靠性。确定可靠的再把这个经验交给孩子。能交下去的确定是自己能讲清楚的。讲不清楚的东西,自己先去想明白,再去和孩子说。 4 U  j3 t, r3 @4 T* t! @5 T$ C
& U* G" |7 ]. W6 ?) Y3 P
更重要的是,生活不但是旧的延续,更有不断的新的东西冒出来。 5 P: l, ^& K# J( y+ N
7 `  g" {. B3 B1 q& P7 a" Q4 \. B
比如说你这个游戏机。
5 s; m, r, u! f$ J4 U9 e$ O0 {% b
) L; d- }  F! z; v, h+ `: a% a4 ]对你是新的,对你爹也是新的。他何尝有过对游戏机的经验?
* P  v! O; \( n' |: `
# W' u# f; @" s3 Y; i( [, s. R  C他错就错在,没有去了解和学习游戏机是个什么东西。就直接把它丢给你了。而且在你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观察和干涉。太过于放任自流。 ! @. Z- ?: T0 z
+ A, L2 G. g# k' i+ z" Q. x0 \
这里又引出家长的一个误区。
7 L" q- M5 ]9 w ; j7 B8 d3 @) E! c# M4 w( ?
虽然你年长,社会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但,仍然必须和孩子一起学习。
! F- g% t$ W/ ^
7 w4 V0 l0 s' F: O) U) k所有的调节、干涉、干扰,都要建立在你确定清楚细节的基础上。不要想当然。 ) p. e# X# T; A" ^5 X; \' j

; ~5 u; U. ?) c1 g否则到了青春期,就必然会遭到:你个老古董,根本就不懂我。这样的对抗。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6:39 | 只看该作者
把小孩看作一个独立个体,你提出来的各种建议,就会比较容易被他接受。 4 ?- M# P6 K# w
3 E" Z  n+ y/ N" c2 @& K8 \
把小孩看成你自己的自然延续,给小孩的各种定位,就会比较切合实际。 - b. Y2 \$ B/ t) E9 _4 \# D

& ]" @+ ?' H. F$ v很多家长是反过来做的。 " `! x! i1 c* g" v
0 y' S. o( L4 @8 G+ n: d! I% _
自己各种毛病,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孩子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转世。
! M7 Q" G1 H3 C  L( {- n
& Y6 i8 z! d( w* r给他各种指示的时候又看成自己的附庸、玩物、宠物,不把他当个人看。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6:57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你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教育不改,孩子出路在哪里?

$ B3 v, H  T3 Y& z, t, ~* a/ y3 M2 }/ m- L0 V( @( g" _
和别人走一样的路,就不被人说了? : l  F, y% T- Q  _$ w
1 |- I4 O+ h" _' g* e
毛坦厂中学出来的,考一本又怎么样。背上这种履历,一生被人黑。 & o" K* G' U% g- M% q
0 }' @( B2 r7 E% x
还不如老老实实去读个蓝翔呢,在挖掘机界,被普遍的接受。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7:07 | 只看该作者
竞争确实是残酷的。正因为其残酷,你就要更加善用资源,而不是滥用资源。 - o, K7 ~: F" C. _# l

$ `# f  F! {: H, b" P7 Y因为竞争激烈而滥用资源的家长,不过是赌场里输红了眼的赌徒。 6 e8 g- D$ X1 e( u1 D2 R

; T& J7 @$ U7 Y' [这也就是家长在做各种决策的时候,必须慎重慎重再慎重的原因。 6 l* W0 Q" ~! f  ?
1 |0 |1 f$ h6 Y- {' \, K' @) A8 Y
小学到高中,总共就是12年。进错一个小学,直接就是6年。进错一个初中,可能直接就丧失了很多高中的选择可能性。 9 o* Y6 N+ \2 B# T: u" E- w
* b1 n7 g0 f+ }
但是,这不是一味追求名校的理由。
; Z0 p, z/ m. f$ [! w$ Q0 w
- y. ?! l: q+ I3 g8 A$ c8 y做决策的时候,必须要有全盘的考虑。 3 }; ^% n4 _9 ?9 e
: W( M# ?5 C' w7 k
需要考虑的因素绝不只是学校的名气,以后的上升通道。还包括距离、交通时间、学区房成本、学风、校风、你家孩子的适应性、特长、天赋、承压能力。统统要考虑进去。 * Y( i1 T" s/ ?( D9 Y9 m0 w$ R- `, f

' i" U# \( y' d$ n- v+ ?; r对于那种花了巨额赞助,再每天双程2小时3小时接送的家长,你算过没有,6年小学下来,就近读书能为你家孩子省下多少交通时间? 1 R/ i8 z  f. F( R3 B; K+ u
$ B: ?4 L$ m; y: c/ a/ p: ?# Y0 B
对于那种为了进名校,强扭着孩子去参加奥数,不惜压制其它兴趣爱好的家长,你算过没有,6年小学下来,你输掉了多大的发展空间,去换一个奥数的小小的空间? 3 M- G, }& w' W6 \2 `
) M6 O$ c0 G; h  ~9 B* H
对于那种分数不够,花钱也要买进名校的家长,你算过没有,6年的或者3年的考试,每次都是垫底,最后的淘汰赛没入场就注定失败,你花钱给孩子买了多大的心理创伤?
/ z* e3 |% u) P( ], g- R7 z, C . S7 X3 g- a1 u1 l, {8 \% l# }. O
这类决策,真的很明智吗?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7:27 | 只看该作者
抢跑的太多了,而且你也很难说服抢跑的没有好结果,难啊
! m# Z% M$ @5 y7 `# f+ |/ u: l
  @/ o% |6 G+ ?3 A+ ]7 z
决策的依据是信息。
% _1 Y3 L4 f" n8 [; R" b) I
% G, ~! j1 F- K: ~6 d; K3 g5 _如果你自己不去做信息挖掘,只是依靠大众媒体人云亦云,你抢什么跑?无数的人和你了解同样的信息。 , [' K7 \4 R& h! |1 e

# `9 F0 U( z/ X5 u这和股市的道理是一样的。
9 E1 n, [; H- K4 `/ ^; _& k! q# j ' W+ O: \0 x' y# Y+ T$ N/ ^
获得信息的速度,才是赚钱的决定因素。 % v) a$ p0 ?# ]# I. s' M
8 Q2 F4 }( }8 `) O. h* C5 g* r
要么你是信息源,要么你有超强的信息分析能力。 3 s6 X/ a" @+ V& n8 W3 ^
: o; ]5 e) I. U4 T' H6 m& A
大样本情况下,人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都是和他所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相匹配的。 ; \( \2 h0 I3 f( \) S, q# X

+ ?9 }* z6 U" |. g8 _4 e偶尔会有好运气发生。 ( D: w* d2 n2 W
% i2 L1 E3 f1 n: e' }8 y
但不要总是希望有好运气。 ; q& f- a6 G- A2 S
! K! g4 ^# J% J# ^
俗话说:好运只垂青做好准备的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7:50 | 只看该作者
总结一下。 ; Y! q4 Q6 B6 |4 u

9 Z' E& Y7 j* J- C4 q( w6 `7 ~3 s' _9 J做一个正确的家长 3 w: r: \- A' ^1 G- {( y
) F2 f1 l1 V$ i& g6 @" j5 F
给孩子准备 5 g% R6 b) v4 `  U1 u, _4 O

3 W9 f5 E3 a% ?; X0 q给孩子机会   Y5 h& c! u& ~$ C6 `' R; L
, x8 j; E  o7 G" G' A1 l& z
给孩子引导 1 c0 O# @8 E- x  g0 i

: x, N, e) X# ?# j5 n4 V让他适度感受竞争的压力 1 G5 }! o, ]  ]4 x8 R
% z. V: l1 R" f9 `) m, L, ?
向蒋经国学习:知道什么时候使用权力,很重要;知道什么时候不使用权力,更重要。 ) `5 P, `6 }! z  x# a8 _

) e2 k/ v" j, R! a& ?具备生孩子的生理功能,并不能证明你具备做家长的社会功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8:30 | 只看该作者
我和学校老师的互动一直是:作业太多了,少一点。考试不好,偶然一次没关系。
2 p9 K6 u% s2 a. y
( j0 W% p& ^, B' Q5 J0 Z) D成绩一直提不上去,没事的,学霸那么多,怎么竞争得过。
) N# ~. \  E$ P3 @ ' b0 P8 |* o7 b; y% J1 P) J
孩子因为学业提出放弃爱好。我坚决不同意。
: \- j  H# Z3 z6 y+ e " a0 |2 n6 a" }: `1 J3 \
十几年这个那个试,好不容易有了个感兴趣的东西,你现在如果放弃,这辈子不会再有热情去捡起来。
9 }8 n* G$ g/ }. u' v% d
0 ]+ A3 n6 E4 i# y功课再忙,也必须保证每天有一点时间拿起来练习。因为要练够一万小时,你这个业余爱好才有拿得出手的水平。
' I& j. ^! V6 q+ n* ^ + a  @4 Y3 [4 O0 }) D
任何一个重要的决策,在我家都是吵出来的。吵完以后,站不住脚的传言都被剃掉,剩下就是可靠的了。   - D: u" [3 k7 F) Z6 F* Z. p- e
: K! f/ Q' O# l. C8 \* p6 ~
基因也会影响沟通。我一个同事虽然后天训练得很善于沟通了,但是和他孩子一见面,我就发现,平时总觉得他很别扭,原来是基因里刻就的。 ! [% t2 r1 w+ Y( V

; p1 N6 e5 @  Z# ]- J2 O4 S/ m北京三环内的小学,秒杀一切上海广州深圳乃至石家庄? & j+ m$ t! j6 G

( ]% N* g$ |% _  S8 [. T8 `想想就不可能嘛。
3 ^5 i7 R8 W* ]! P3 Y
5 |  F( c4 y5 l4 |* x, }' O且不说哈佛耶鲁,难道清华北大,是被北京承包的么? ) Z5 J; z2 k  }1 D- j' M& L3 B; G

( ]3 h  a: i% j' @户口这个事情,在中国确实是人为制造的妖异。
" b& z5 v; {7 x, U3 X $ ~0 a3 ^9 [! V/ I. k# F
但是它的妖异,仍然没法证明帝都就是宇宙中心。别地方的人,天然就该去死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9:03 | 只看该作者
在心理上: ) o: f9 C/ x8 [7 y1 v3 N: s
4 X3 N2 M9 i; w0 J* U0 ^
青春期前,是小孩需要父母 6 l' l4 Y' [0 B% i

1 w: F3 U$ {$ v% K青春期后,是父母需要小孩
, R) v8 L8 I, h. C0 B" O3 O $ J+ ?4 y/ z: n& g$ H/ q

/ |& F& ]* R! D( ^- J( o+ T+ p! \伙伴效应。
+ D$ [9 o9 k. B# N- ~ " {; x9 W! |, }. }
其原理,人都会模仿身边的人。所以一群人会趋化,变得气质上差不多。工人是工人的气质、行为模式,人民大会堂里是官员的气质,连香港梁书记和林郑月娥都越来越像中共官员。 6 R/ O, M, b3 E5 |& U

1 s7 A" l% [9 W$ o6 ^4 b9 V所以名校客观上是好的。如果说我劝大家孩子不要送名校,那是发酸。 9 _& L) ?1 E1 m0 k7 f

3 P" V5 i$ F1 D就像之前批驳chim,是父子就是父子,装成朋友,也不能改变你们是父子的实质。 2 ?% ?* L( G* \" k( {$ H5 \
6 Y/ ]2 D( C. ?: q+ B
但是名校和非名校,就像小孩的智力,实际是一个序列。学校的排行、特色、学风,对应小孩智力、特长、性格,在对应的位点,会团聚成一个个的小团体,而且这些团体之间不是截然不同,互相会有渗透。
* T" n$ z3 v1 |; e + O) ~! `6 @: o5 R1 i0 n
很简单。好学校一本率90%,中等学校一本率60%,差学校一本率20%。好学校的牛后,约等于中等学校的鸡头。中等学校的牛后,约等于差学校的鸡头。
0 e! H7 E2 ?) N( W
' E- ^$ P% t) D而一个孩子,能做牛头当然好。但如果只能做牛后,那么下一档,去做做鸡头,未必是差的选择。
' ]: b$ l# N% L( x 8 C) v$ l& \" r# i6 a5 f1 M
牛校不能个个成材,差校不是全体笨蛋。虽然从老师照顾平均的教学而言,鸡头会被拖累,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不能量化的那些软性指标:被教师关注的程度,被赞赏所带来的心理满足和自信,综合来说,宁为鸡头、莫为牛后。老祖宗这个总结的话,似乎还是经验之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9:17 | 只看该作者
这套方法最重要的成就,是划清了家长孩子的责权界限,最大程度避免青春期人格独立期的严重冲突。 ! p, [) ?2 M2 p( ~. D+ W
+ s3 Y# Y5 t( e1 v2 c' s' [
善用资源,才能让小孩永续信任。否则他看到的都是你为了自己的要求,强化他的事务和责任。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9:29 | 只看该作者
放大来看,这仍然是父母和子女一同面对新的社会变迁和应对的例子。 6 ]1 I7 G+ }' t7 D& M9 x
7 t8 e) i, q, h9 G3 \, h& i* J
广大的乡村社会,历史上,子孙不断重复祖辈的生活即可。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即便可行,也要家族积聚了一小笔财富之后才可以。
/ ]! ?; C* T, }: p9 {
5 |. |* f0 k6 x- S7 N民国以后开始有公立教育,共和国建国以后出现了全覆盖式的公立教育。在这种历史变迁的机会里,是及时应对,鼓励小孩去抓住机会,或守旧散漫,得过且过,放大到家族史来看,就是基因里刻划进去的某种应对模式的显性结果。
# L$ Q. @+ F0 I& X( K 4 y+ \2 H5 S7 k' b
具体到北京。在这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的家长们,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集聚到相对于全中国来说已经是顶尖的社会阶层了。在这种定位上,家长首先要明确你对下一代的要求。是保持现有的社会层级,还是继续往上攀爬?你的资源投放到哪里,可以最优化实现你的目的?你将决定采取的方式,是否可以为你孩子所接受? ' Q6 d3 {4 o  \. z( I0 ], u

0 ^5 e( E6 |9 D4 j2 \+ o5 n北京集聚了全国最多的资源,所以这里产生最变态的竞争,完全可以理解。 ( f- O. e3 B& e5 I3 w
1 L6 a1 t7 a) E' Z- N
但是在消耗资源之前,包括强力地消耗孩子的热情、兴趣之前,一定要想一下,是不是在盲从。 % V3 {  ~( W- [9 W; |3 H0 L8 H& [& h

5 e  e* S: V8 a) T4 I. U5 t目标是不是对的,有没有其它更好的目标?
  Y9 O2 F! d3 R2 r; r
; |. c  u7 R' b4 X3 ~达成目标的路径是不是对的,有没有其它更优的路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9:4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帝都各阶层的困境。 & q8 o! u. |* o7 ^5 n; ~. i7 [+ @. S
! {  @" _, u' t# \# C
有资源,肯努力。但社会阶层已经几乎到顶,已经非常贴近天花板。 ) C3 C8 ]9 u  G- c
& I6 m) E+ ?9 o# q0 ~& {5 p
都知道竞争需要消耗资源。但对于竞争的目标,要去哪里,找不到。   s1 j& R& \/ [" p( [: I

2 M+ W5 G5 q. ~2 i: A; [$ z全世界而言现在都趋于饱和。导致各种的竞争激烈。 4 u) k0 K# t: M

6 a5 y8 d# a6 b6 b6 Q+ L. G4 J, \这种竞争环境下,增加资源投入所能取得的费效比已经很低了。
- F! I4 t8 I, H. G( X# m 1 v. s' g/ N! J! O" }8 v& @
花100万买到的学位,比20万买到的,差不了太多。
+ \4 z. o  N- H, W' b8 B' Z1 @
$ E8 l" Q2 z4 N5 g& N) C! Q0 i小孩已经每天学习12个小时了,再增加一个小时,也差不了太多。
; K! H+ M$ D* y! v/ H, m + R; M; F7 K3 E# j1 B* B
除了投入资源的质量。比如说以前请音乐学院的学生来指点教学,现在请音乐学院的老师。贵了十倍,但质量也提高了好几倍。
' ]5 T9 ]4 Y9 [' N ; l- t0 M' L; _! B5 ]5 L
也有资源投放的准确度。以前小孩子一天跑五六个兴趣班,什么都学到点,什么都不精。现在认准了一个方向苦练死练,一天花四五个小时去练。几年下来就很佼佼者了。
0 ?8 F( h: ~) y1 s0 }5 d1 S1 H1 V. q " y( U4 K& a+ `# ~. G9 Y3 ?
饱和状态下的竞争,不能挤在一个独木桥上拼消耗。要寻找别的通道。要特异化。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9:5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翻报纸。 3 q5 t9 _6 l. J

: X8 ]3 e. R8 D9 W! x+ q儿子的一个学长,高二。从小学钢琴,偶然一次试了一下唱歌,结果被老师发现嗓子很好,后来就转了声乐。再后来就去了美国参加声乐的夏令营。这个周六在杭州开自己的声乐专场。
$ X  Y5 x) C; S8 g! R) z4 @3 i
* E, m- n* z& x% W问了一下儿子说,在学校里听过三次他的演出。 ' _3 F, k9 X' E/ X' v; x( o
0 q7 ?: L* K& C7 p# Z
对他这个例子来说,学钢琴是随大流,学钢琴的孩子多了去了。大多数学几年考个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5 y0 v0 t0 W  Z; \
0 q7 L6 p3 e4 I3 w
学完钢琴能转声乐,这就是挖掘天赋。我不能说家长在里面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家长的支持和细致,必然是重要的。   W4 ^' q" [0 V$ C6 b

. R. X1 x5 J9 p很多家长在小孩发现自己兴趣的时候,采取的是实用主义。这个事情以后不容易混饭,以学业为重,不要继续了。
5 ]/ Q3 [+ Q7 B- R% b& D
  g# l: ?9 i4 x或者偷懒。不能持续提供支持。比如说小孩学到某个程度应该去寻找专业教师,要花大钱了,就舍不得钱,或者偷懒不去找。
4 s9 i' {. c4 G9 k& [+ ~
9 q2 [6 P/ U6 d! p多少小孩的天赋就这么慢慢磨灭了。
. t! q  a4 s% F6 K' a( I
# j5 R& F/ F& x很可惜的。曾经见过画画很有灵气的小孩,职高去读了个机械。摄影很有灵气的小孩,拿个手机都能拍出很好的照片,结果读了什么财会营销,在超市当理货员。 ) u" a* |5 t# ^1 c5 f) B) J
2 \7 J% C& \  r5 @- H3 P
反过来,也见过没什么天赋的年轻人,只凭着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坚持坚持再坚持,最后也在这个行业立足,至少也算一技在身。 2 A' d8 b' S' N) Y, H

* d/ O1 |7 O* ?3 V. L回答某楼的问题:怎么算活得有点人样。 / L; j1 k/ [8 x. ~+ ^- b

* W( I( R4 }/ b4 {天赋、兴趣、坚持。
  L4 k0 `( q9 G/ {2 w0 j ( ?# p8 D6 q/ m6 R# A- \  G
你现在做的事情。有天赋最好。没有天赋,至少要有兴趣。两者皆无,那就只好靠坚持。
" _- s1 V# l$ x. s2 l& g3 h
! m* p3 J/ D/ k4 x/ K三者都没有。那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20:03 | 只看该作者
贴里一堆大叫大嚷的家长,与其骂人,不如反思一下自己: 9 d& r8 p8 F- H
" P7 b. w, ~7 B: W! ~0 i' U
1、当小孩抱怨作业做不完的时候,你有没有和他一起,清理一下所有的作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难度过高、数量过多,乃至是错误的。------顺带提一句,在小学到初中的教材和作业题中,存在很多错误。语文、政治和历史这种充斥意识形态的课程里存在普遍的歪曲和错误且不用提。化学里也有非常多的错误。数学、物理、生物等等,基本没有错误。 - O+ [( o( E8 B6 K

5 i$ h* t& ?4 [" j2、当小孩子对某个(学业之外)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你有没有花两天时间去研究过,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可以发展到什么高度?还是只围绕学校的标准教育体系,马上否决?
  G9 C* o2 E7 E/ Y: P, V' e" o2 n4 j ' z! \. u& ^& l7 u* L9 L- K
------------------------------------------------------------------------------------
& R) K5 E. U$ O$ Z   S4 s. d2 E2 }/ W! B. P
对于非常多的家长,学业内的事情推给学校、老师和孩子自身,学业外的事情一律围追堵截,就是不肯花时间精力去了解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不敢跳出固有的立场开展思维。
9 t3 w3 S# J5 A3 x# Y/ o5 j0 \
% i% |$ J$ _3 i: F4 A一味听从社会流言,不能在详细了解自己小孩的基础上,做出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那就只好让社会上的各种中介和咨询机构,以很大的价钱,来代替家长做这些事。
" h# t  \! o; @7 T4 i0 M2 q
- ~% e9 A. N6 F. y1 u4 l这都是不太合格的家长
% X& j$ [# r" \! i, h
) l, u0 ?/ x- P5 l------------------------------------------------------------------------------------- + |% X6 \$ `+ [
! Q3 `9 M! A$ }! y* Z5 Y
我不太清楚这是懒惰,还是个人眼界的局限,或者家长自身成长过程的特性。
& U0 w0 J  Q) {. u# J
6 c2 e. X) n& J, N, ?反正我太太的老同事,女儿比我儿子小三岁。两夫妻,一个记者一个公务员。小学进寄宿制外国语小学,初中想进私立未遂,这个夏天,初升高终于上了国际高中。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加起来有60万吧。
; u# H: @' T8 |) p2 c! A$ @
6 K, p6 ~  O" {. x2 G同样的12年,我为儿子付出的学费,不到10万。 , ^4 |) E# c5 a, k3 p8 u; E
) _& }' S  B- c( _! E2 e
不过这些年花在儿子身上的心思,大概也让我少赚了几十万。
8 W/ b4 ~# J5 D7 p4 \ / A1 w; [# \# n0 g% x
所以呢,不管你把精力投向哪方面,只要用心努力去做了,成本收益其实差不多。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20:15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小孩子有偷懒贪玩的天性,同时有好奇心。只要好好调配这两者的平衡,处理孩子还是容易的。然后家长还是处于优势地位,孩子天然会愿意配合。 ! T9 N: S8 z; W4 G

9 p( D  P5 ^4 Y+ @' l3 m难处在于协调配偶和学校老师。他们天然对你处于优势地位,而且有加压却不承担后果的心理惯性。而你必须用最大的抵抗力作战,却不能让合作破局。 & @0 Z, I0 |; W! K
4 i6 _/ F% F0 }" }
具体在做的时候,我用了几个办法。当时纯粹出于本能,事后回顾,可能有心理学依据。
' }: O' ~- x+ T7 T4 I1 \1 O * M$ b! J: O7 n5 ^& M) K
1、利用锚定效应不断地压低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任何不切实际的目标被提出来之后,立刻指出不现实。 , J7 S+ X7 F# {) X
% _. w, H. \7 R8 R! Q0 w  a6 O
但是不能完全否决。完全否决会引发强烈对抗。
1 i: q& ]- K) p9 A6 L8 A7 e3 D 0 f4 ]6 F; a) {9 R
一般我是小步前进。儿子考到80%,我说成绩嘛总是有漂移的,单次考试,正向负向漂移20%都很正常,只有连续几次考试的平均值,才是真正的实力表现。但是你可以争取每次都正向漂移,比如说下次争取漂移到60%。 7 [2 ^: }% d  ^5 b3 A+ F

! H; u; U8 E* n- E& n' ?# ?这样,小孩子有上进心,同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4 s& f. x8 B* n7 c' a
7 R: ~% \1 A. ~* Y6 D5 q还好我老婆也算理智,从来没有要求过小孩考第一。 / B4 @& I9 c! ^& c" ]. {- j+ [
9 v, y8 Y6 R; D+ j+ ?2 K( Y" v' V& C
2、谁提出,谁负责 * j5 t( d; n5 ^7 g9 u

0 q0 ?6 P( g1 r0 p老婆前段时间受到家长群的焦虑影响,一个劲的要请留学中介,要花钱,而且要花大钱。简单把中介费等同于常青藤录取通知。
! t2 N3 e/ D' p  q( X
/ M% e& P9 w7 Q  U4 P- l& D# a我明确说:这个我不同意。你坚决要花,用你的私房钱。
; O7 m: e$ u0 a
: o. X* x2 f! q/ |/ T# v7 z4 E1 k对儿子也一样。
. [: r+ S! E4 L3 L6 G; v " t, r3 Q& p/ [5 n$ M
他偷懒,把ACT强化班等同于ACT高分。我也不同意。我说:我认为普通班领你上路,之后就是你自己的努力,做题。强化班我不认同。 8 l$ `& e0 }8 b. a( i, `  u, E
% M4 P$ O$ G0 o7 h) b5 Z! A: K0 D
你要去,自己花钱。
8 B6 V( ^" \/ [1 x0 X % {% @/ e% T0 j6 K
3、允许犯错误,放纵他们犯一些可以承受后果的错误
" q" S3 O! Y, F8 ?6 T9 W7 F6 \( _ % W: W* E  F* H7 F. Z$ T
去年的暑期夏令营,学费6000多,然而儿子连发的文献资料都没读完。 ; M8 f6 `; X6 `5 s& j& G

: x( e2 |0 U  V0 g我看他整天弹吉他。知道他进展肯定有问题。但是我没管。 ! X& O( l: J2 ]7 L; T

& |) U( ~- u0 v# \. U9 L今年他知道严重性了。因为他要给出证据来,证明自己值得我继续投资。
3 D# J, `: M6 Y1 m: {! w ) v% I1 i. O; V; T
不然,花自己的钱去。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20:49 | 只看该作者
至于老师,大多数时候比老婆好对付 % _. x* p% ?, F9 F6 s9 ]

8 n) I2 U3 y2 X/ A毕竟,人家只是一块饭碗。只要你家长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人家才懒得来多事,只要你不给他添乱就行了。
/ R" w9 I! C  Q# ^, W) n; d $ R5 ~9 W! W- J3 X* S2 U7 X' _
所以,清晰明确地表达清楚自身定位,把信息传递过去,一般来说老师不会太为难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珠海论坛    

GMT+8, 2025-7-12 13:09 , Processed in 0.1076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Ourlifes! X3.2

© 2001-2013 ourlif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